
2024年6月14日,美國胸外科學會(AATS)發布《亞實性肺結節管理專家共識》。在這個全球胸外科頂級專家共同制定的共識里,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和醫療五科副主任劉樹鵬于2019年聯合發布的研究論文——《Computed tomography-guided percutaneous cryoablation for lung ground-glass opacity:A pilot study(亞實性肺結節的冷凍消融)》,被列為參考文獻加以引用,表明我院在該領域的研究已經得到重視和肯定,并以專家共識的形式,向國內外同行加以介紹和推廣。

▲《亞實性肺結節管理專家共識》

▲引用片段
肺結節≠肺癌
肺結節并不等于肺癌,很多疾病都會形成肺部結節,其中約90%都是良性病變,如炎癥、結核球、肉芽腫、肺膿腫、錯構瘤、真菌球等。但還是需要高度重視,因為仍有一定比例的結節是早期肺癌,定期檢查不可少;也有一部分良性病變,長時間之后也可能轉化為惡性。
發現肺結節后,患者都希望醫生能明確回復是良性還是惡性,醫生會根據經驗進行鑒別診斷,如果懷疑惡性,一般建議“高度警惕,必要時手術”。對于大多數肺部結節最有價值的推薦是:定期隨訪復查,動態觀察變化,具體間隔時間根據結節大小不同,并且最好在同一家醫院復查對比,這樣會更加準確。
但并不是所有肺結節患者都能接受手術。如果患者因年齡大、心肺功能較差、多發肺結節或術后復發轉移等原因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,對于這些情況,冷凍消融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在我院這篇研究論文中,14名患者中的19個亞實性結節接受了冷凍消融,所有結節在24個月的中位隨訪期內均被完全消融,技術成功率為100%,無冷凍消融相關死亡病例。

▲我院發表的論文
冷凍消融,你了解嗎?
冷凍消融治療是兼有-140℃~-190℃超低溫冷凍、不開刀消滅腫瘤和免疫增強等多種功效的治療系統。其基本原理是將癌組織快速冷凍形成冰球后再復溫,引起癌細胞進一步壞死或凋亡,從而達到消融目的。對于體積較小的腫瘤,可以從任意角度直接將刀頭插入腫瘤中心;而對于大腫瘤,需要同時應用多把冷凍刀,按照程序設計插入。

冷凍消融術最顯著的特點是在B超或CT下形成清晰可見的冰球。消融時刀頭直接從皮膚插入腫瘤(A中白色虛線),使組織溫度快速降到-160℃,形成多個小冰球,逐漸融合成大冰球(B~E),完全覆蓋腫瘤(F中藍色虛線)。在復溫的過程中,病變組織溫度會迅速升到40℃。持續3~5分鐘之后,再重復一次,可保證徹底摧毀腫瘤。

目前,我國的冷凍技術在世界已具有領先地位。作為國際冷凍治療學會的主席單位、亞太腫瘤冷凍消融培訓中心,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利用冷凍消融技術已治療數十個癌種,治療案例高達數萬例,發表相關論文多篇,并出版中國中英文冷凍治療著作《腫瘤冷凍治療學》《Modern Cryosurgery For Cancer》,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也吸引韓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菲律賓、中國臺灣、中國香港以及內地多家醫院的醫生到復大進行學習和培訓。先后獲國際冷凍治療學會“世界冷凍治療特別貢獻獎”、世界腫瘤介入大會“杰出貢獻獎”、中國腫瘤微創治療學術大會“杰出貢獻獎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