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齡,先天性心臟病,又發現了肺結節,結節還長大,一定要手術嗎?

▲圖片來源于網絡
年近80歲的王阿姨,來自四川,她有好長一段時間總是憂心忡忡。而罪魁禍首竟是一個逐漸長大的肺結節。
王阿姨有先天性房間隔缺損,25年曾做過房間隔修補術,但術后長期處于低氧血癥。2020年3月她因房顫到當地醫院就診,發現左上肺有混合磨玻璃結節影,考慮炎癥的可能,遂接受了抗感染治療,并定期隨診觀察。
2021年10月,王阿姨復查胸部CT提示結節長大了。她一想,這結節看起來有風險,得再去檢查下。偶然間她了解到肺結節可以冷凍消融,于是決定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看看。
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,王阿姨的報告提示左上肺結節早期肺癌可能性大。鑒于其身體狀況,醫療一科潘忠保醫生給予兩個建議:一是繼續觀察,定期復查胸部CT;二是冷凍消融治療。王阿姨想,自己年紀也大了,基礎疾病又多,肺結節還很小(0.8cm),還是繼續觀察吧。這一觀察,就是3年。
直到2024年7月,王阿姨的復查結果提示左上肺結節不僅變大了,還“變質”了,出現了實性成分。這一結果讓王阿姨心驚不已,也在無形中給她和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困擾。
做手術吧,年紀大,心臟不好,還有低氧血癥,單單手術麻醉就是一個“大關”;做冷凍消融吧,網上好多都說消融會有氣胸,還要掛個引流袋……這一切都讓王阿姨顧慮重重,滿心焦慮。
可肺結節在逐漸變大,如果不處理,任其發展下去后果很難想象。在多方考慮后,王阿姨還是決定來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接受肺結節消融手術。
她想,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是國家臨床重點腫瘤專科醫院,其冷凍消融技術在國際上占有很高的地位。最近還成立肺結節診療中心,在肺結節的精細化管理與肺癌的篩查及治療等方面流程規范,經驗豐富,治肺結節應該“手到擒來”。

▲2024年9月術前影像報告
于是,王阿姨再次回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就診,檢查提示左肺有多個磨玻璃結節影,較大者約1.3x1.1cm。考慮到王阿姨心臟的問題且拒絕手術切除,在排除各項禁忌后,牛立志院長為其施行左上肺結節冷凍消融術。

▲術中冷凍針直擊肺結節中心
令王阿姨驚喜的是,自己之前預想的氣胸、疼痛、出血的問題都沒有出現,做完治療整個人沒有不舒服。“頂瓜瓜!”王阿姨豎起大拇指稱贊。
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和家屬的陪伴,王阿姨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,她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。出院之際,她一掃之前的愁云慘霧,滿面的笑容對著全體醫護人員連聲說“謝謝,謝謝!是你們的專業解除了我的‘心結’!”
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影像技術的進步,越來越多的人體檢被查肺結節。肺結節其實是影像學術語,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種大小、邊緣清楚或模糊、直徑≤3cm的局灶性圓形致密影。雖然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病變,但有小一部分是惡性的。若結節長期不消,略有增大,密度有加深,或是實性成分增加,需要引起重視。
如果患者因年齡大、心肺功能較差、多發肺結節或術后復發轉移等原因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,對這種情況,冷凍消融治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冷凍消融,通俗來說就是利用低溫凍死腫瘤。該治療是將冷凍針插進肺結節中央,在影像引導下,可以清楚地看到肺結節的范圍、冰球形成以及肺結節壞死。

這種以“針”代“刀”、以“消”代“切”的技術具有創傷小、無明顯痛苦、術后恢復快等優點,可與放化療結合應用,不僅應用于肺結節,還適應于各期肺癌的患者,對體質較差、其它手段治療失敗的患者較為適合。

目前,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已成立肺結節診療中心,致力為患者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、個體化的專業診療。歡迎廣大有肺結節困擾的群眾來醫咨詢。